AI换脸法律风险解析:肖像权、个人信息与深度合成规制

AI换脸技术虽有趣,但潜藏法律风险。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形象进行AI换脸,不仅可能侵犯肖像权,还会触及个人信息保护红线。深度合成技术已有专门法规约束,了解这些,才能避免换脸变犯法。

AI换脸技术,即深度合成技术,凭借其逼真的效果在娱乐、影视等领域迅速兴起。然而,这项技术也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尤其是在侵犯肖像权、个人信息权益以及违反深度合成相关规定方面。本文将深入剖析AI换脸技术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关防范建议。

一、AI换脸技术与肖像权侵权

AI换脸法律风险解析:肖像权、个人信息与深度合成规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即使没有直接使用他人面部形象,如果通过AI换脸技术制作的视频或图片,结合其他特征(如发型、服饰、体态等)能够识别出特定,也可能构成肖像权侵权。

例如,在某知名短视频博主诉某科技公司肖像权侵权案中,法院认定,虽然该公司制作的AI换脸模板未直接使用博主的面部特征,但结合其独特的汉服装扮、发型等,足以让公众识别出该模板的原型为该博主,因此构成侵权。

二、AI换脸技术与个人信息保护

AI换脸技术涉及对人脸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征得个人同意。未经同意,擅自使用他人人脸信息制作AI换脸视频,属于违法行为。

在杭州虞某某案中,被告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传播淫秽视频,并提供定制换脸服务,严重侵犯了他人个人信息权益。法院判决其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三、深度合成技术的法律规制

为了规范深度合成技术的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提出了明确要求。该规定强调,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形象、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等活动。

该规定还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对于使用深度合成技术生成或编辑的信息内容,应当进行显著标识,提醒公众注意。

四、AI换脸技术的法律风险防范

为了防范AI换脸技术的法律风险,建议:

  • 技术开发者和提供者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肖像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 用户在使用AI换脸技术时,应谨慎选择素材,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 网络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理侵权内容。
  • 个人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分享个人照片和视频。
  •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总而言之,AI换脸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法律风险。只有加强法律规制,提高公众意识,才能确保这项技术健康发展,造福社会。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8655.html

(0)
聚合律师的头像聚合律师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午9: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7: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