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交通违章的处罚通知,尤其是涉及记分的,总是让人心头一紧。特别是当短期内连续收到两次各扣6分的通知时,很多驾驶人会立刻感到焦虑:这加起来不就12分了吗?我的驾驶证是不是要被吊销了?我还能开车吗?这种担忧完全可以理解,毕竟驾驶证记满12分确实会带来一系列麻烦。但情况并非完全没有转圜余地,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违章的具体情形以及驾驶证的状态。作为在法律实践中处理过不少类似情况的专业人士,我想结合普遍的规则和实践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下应对策略。
首先,厘清基础概念:记分周期与满分后果
我们需要明确记分周期的概念。它并非自然年,而是从您初次领取驾驶证的日期算起,每12个月为一个完整的记分周期。例如,如果您是5月10日领证,那么您的记分周期就是从每年的5月10日到次年的5月9日。
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根据现行规定,驾驶证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驾驶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常是15日内)到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分学习。学习结束后,还需要参加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分才会被清除,驾驶证才会被发还。考试不合格的,需要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这意味着不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期间还无法合法驾驶车辆。
关键区别:现场处罚与电子眼记录
这是决定处理策略的核心环节。两次6分的违章,是交警现场开具的罚单,还是被电子监控设备(如摄像头)记录下来的?这两种情况的处理路径差异巨大。
情况一:两次均为现场处罚
这是最直接也最难规避的情况。当交通警察在现场拦下车辆,确认违法行为后,会当场开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并记录驾驶人的驾驶证信息。这种情况下,记分是直接与驾驶人关联的。
如果您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连续两次被交警现场查处并各记6分,那么累积12分的事实基本就确定了。一旦您处理完这两张罚单(缴纳罚款),系统就会自动将您的驾驶证状态标记为满分,随之而来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暂扣、学习和考试流程。处理这种现场罚单通常有15日的期限,逾期不缴纳罚款还会产生滞纳金(滞纳金不超过罚款本金)。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操作空间,必须按照规定接受处理。
情况二:一次或两次为电子眼记录
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但也提供了一些合法合规处理的可能性。电子眼,比如抓拍超速、闯红灯、违章停车等的监控设备,记录的是车辆的违法行为。在违法信息录入系统时,它只关联到具体的车牌号,并不知道当时是谁在驾驶这辆车。
当您查询到车辆有电子眼记录的违章时,需要由一名持有有效驾驶证的驾驶人,携带本人身份证、驾驶证以及车辆行驶证,前往交通管理部门的窗口或者通过官方在线平台(如交管12123应用程序)进行处理。处理时,处理人确认该违法行为由其产生,并接受相应的罚款和记分。正是因为这个需要主动去处理并接受记分的环节,才产生了一些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针对电子眼记录违章的考量
如果您的两次6分违章中,至少有一次,甚至两次都是电子眼记录,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合规的处理方式:
策略一:利用记分周期进行跨周期处理
这是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合规的时间差利用方法。前提是您的车辆当前不需要立即进行年检或者过户等必须清理完所有违章才能办理的业务。
具体操作是:假设您的记分周期在10月份结束。您可以在当前记分周期结束前(比如9月份),先去处理其中一个6分的电子眼违章。缴纳罚款后,这6分会记录在当前的记分周期内。等到10月份新的记分周期开始后,您的记分会自动清零(前提是当前周期记分未满12分且罚款已缴清)。这时,您再去处理剩下的那个6分电子眼违章。这样一来,两个6分的违章就被分散到了两个不同的记分周期内,每个周期都只记了6分,避免了单个周期内累积满12分的后果。
风险提示:这种方法的主要风险在于时间节点。一是要确保在处理第一个6分后、新的记分周期开始前,以及处理第二个6分前,不要再产生新的违章记分导致累积超标。二是必须留意车辆的年检时间,所有违章必须在年检前处理完毕,如果您的年检时间正好卡在两个违章处理之间,这个方法可能就行不通了。三是如果电子眼恰好拍摄到了清晰的驾驶人面部特征,且系统能够进行比对(虽然目前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严格),可能会要求由被拍到的驾驶人本人处理,限制了操作空间。
策略二:利用学法减分政策
近年来,多地推行了学法减分政策,这是一个官方认可的、通过学习交通法规知识来减免交通违法记分的途径。通常情况下,驾驶人可以通过官方指定的平台(如交管12123应用程序)参加网上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减免1分,一个记分周期内最多可以减免6分。
具体操作可以是:先处理一个6分的电子眼违章,使您的当前记分达到6分。然后,积极参加学法减分,通过学习和考试争取减免几分(比如减免3分,剩余记分变为3分)。之后,再去处理第二个6分的违章。这样,即使第二个6分加上来,总记分也只是3+6=9分,并未达到12分。
重要说明:学法减分有其适用条件和规则。例如,通常要求驾驶证状态正常,没有未处理的交通违法记录,并且不能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或超过12分后申请。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如一次性记12分、酒驾等),或者有特定情形(如名下有重点车辆未处理违法等),可能无法申请学法减分。具体规则请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确认。
策略三:由实际驾驶人处理或家人朋友协助(需谨慎)
如果电子眼记录的违章确实是由家人或朋友驾驶您的车辆时产生的,理论上应由实际驾驶人凭其驾驶证去处理。这是最符合事实和规定的做法。
实践中,也存在车主因为各种原因,请持有驾驶证的家人或朋友代为处理电子眼违章(俗称代扣分或销分)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这必须是建立在自愿、知情且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目前,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使用他人驾驶证处理非本人产生的违章行为管理趋严。例如,一些地方的系统或平台会限制一辆车在同一记分周期内最多能由多少个不同的驾驶证处理违章(常见的是3个),以及一个驾驶证最多能为多少辆非本人名下的车辆处理违章(也常见是3辆)。
严正警告:请务必注意,买分卖分是违法行为!组织、介绍他人实施买卖记分行为并从中牟取利益,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切勿尝试通过非法中介处理违章记分,这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如果是家人朋友间基于实际情况的协助处理,也应了解清楚当地的具体规定和潜在风险,避免弄巧成拙。
特殊情况:实习期与A/B类驾驶证
对于处于特殊状态的驾驶证,处理规则更为严格:
- 实习期驾驶人:根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记满12分的,其持有的实习准驾车型驾驶资格将被注销。这意味着需要重新报名驾校,从头开始考取驾驶证。对于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即A、B类)驾驶证的驾驶人,在实习期内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实习期限会延长一年。持有C类驾驶证的实习期规定可能略有不同,但累积满12分同样会被注销。因此,实习期驾驶人尤其要谨慎驾驶,避免违章记分。
- A/B类驾驶证持有人:对于持有A、B类驾驶证的驾驶人(大型客货车等),管理要求更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只要有记分,即使只有1分,周期结束后三十日内都需要参加审验学习。如果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满12分,除了需要参加满分学习和考试外,其持有的最高准驾车型驾驶资格还会被注销,并需要降级。例如,持有A1A2驾照的,可能会被降级为B1B2或更低。
总结与提醒
面对两次6分的违章记分,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核心在于区分违章类型:
- 现场处罚:基本只能按规定接受处理,准备参加满分学习和考试。
- 电子眼记录:存在合规操作空间,可考虑利用记分周期、参与学法减分,或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由实际驾驶人处理。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都请牢记:
- 安全驾驶是根本: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违章,才是保护驾驶证分数和自身安全的最好方法。
- 了解规则,用好规则:熟悉记分周期、满分学习、学法减分等政策,有助于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正确判断。
- 保持信息畅通:定期通过官方渠道(如交管12123APP)查询自己的驾驶证状态和车辆违法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 杜绝违法行为:坚决抵制买分卖分等非法行为,切勿以身试法。
- 特殊身份需更谨慎:实习期驾驶人和A/B类驾驶证持有人,务必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处理交通违章记分关乎您的驾驶权利,有时也涉及复杂的法律细节。希望以上的梳理能为您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框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普遍的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进行阐述,旨在提供一般性的法律知识科普。因法律法规可能更新、各地具体执行细则可能存在差异,且个人情况各有不同,本文信息不能替代专业的、个性化的法律咨询。如您遇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执业律师或相关法律服务机构,获取针对性的法律意见。
发布者:聚合律师,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juhe.com/18932.html